师范类院校受冷落 教师职业该反思什么?
紧张的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接受指导的几个考生不论成绩高低,无一填报师范类院校,有的甚至说只要不是师范类院校就行。再想想近几年志愿填报,情形何其相似,极少有考生主动要求填报师范类院校。
师范类院校、教师职业怎么由香饽饽变得少有人问津,成了考生不得已的选择?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其一,就业问题。对于许多考生和家长而言,对今后就业的考虑权重要大于学校和专业,甚至大于个人兴趣爱好。毕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毕业以后能顺利找到一份较为满意的工作不是一件易事。在就业方面,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相较于目前热门的财经、工科等学科门类存在先天的劣势,后者就业面更广,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是往往局限于学校和教育机构,选择余地有限。
加之,近几年教师资格证改革和“凡进必考”政策的深入推进,师范类院校学生毕业后仍然有两座大山需要翻越,一是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二是通过考试获得成为教师的资格。这两样考试哪一样都不简单,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相比之下,其他专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直接签约的更多,这样就无形中减轻了毕业的压力。
其二,待遇问题。考生和家长看到其他行业动辄五六千上万的工资,附带其他令人艳羡的福利,看到教师工资增长缓慢,两相比较就更不愿意选择去当教师。
其三,发展问题。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更多的师范毕业生是到基层一线就业,且有很大一部分还去了乡村学校,这些教师之后的发展问题该如何解决,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有举措助其发展,这些都是制约性问题。反观其他专业毕业生,他们选择的余地更大,灵活性更强,在后续职业发展上平台宽,空间纵深大。
面对考生纷纷选择放弃就读师范院校,如何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加入到教育行列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第一,订单化培养。在目前免费师范生和全科师资培养的经验与实践基础上,扩大订单化培养的规模,在报考志愿之前由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师补充数量预判数,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养具体数量,然后向考生公布,由考生选择。一旦考生选择报考并录取即与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培养协议,毕业后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置工作。这样在培养的过程中既可以借助地方学校的力量,又可以实现毕业即就业,打通毕业与入职之间的屏障,实现成功就业。
第二,落实好待遇。近几年国家一系列政策指向较为明确,就是聚焦制约教师待遇的瓶颈性问题,切实保障好教师的待遇。2009年以来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绩效工资,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现教师工资动态调整等,一系列组合拳解决了一些问题,一整套规划也提供了一个蓝图,但各地在落实过程中都多多少少打了折扣。即落实一部分,悬空一部分,忘却一部分。所以,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抓一件落实一件,杜绝那种“光扯嗓子,不甩膀子”的假落实,要把好政策用好用活,让教师的待遇切实有所提高。
第三,搭建高平台。一方面注重教师职后学历提升,新入职教师大多拥有本科学历,这只能说是学历合格师资。工作多年后产生的专业倦态在不断吞噬着原有的知识积累,此刻教师要继续向上发展就得“回炉”。各地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提升自己,在有利政策的保障之下,教师会有向上的动力与期盼。另一方面注重教师的培训,培训时少一些假大空,多一些情景化、实质性的内容,让教师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受到教育,感到压力,不要让培训成了挣学分的游戏。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中职学生--留学、就业、移民?关注“加国直通车”全搞定。